<
y4h2小说网 > > 打铁匠的俏夫郎 > 打铁匠的俏夫郎 第70节
    若他一心将话憋在心里,不让赵炎知晓,任由赵炎独自猜测生疑,只怕会生出隔阂,他不愿这样。

    他不想和赵炎渐行渐远。

    青木儿眼睫轻颤了两下,启口道:“我之前那些,都、都是院里学来的……那些东西不好,所以……”

    赵炎愣住,连忙抱紧他,低声道:“不要多想,木儿,没有不好,你很好。”

    青木儿就知道他会这样说,他仰起头看那汉子,指尖轻抚他的脸颊,凑上前亲了一下,细声道:“你来吧。”

    赵炎顿了一下,还没说话,青木儿又偏开眼小声说了一句:“我、我想要。”

    他全身都汗淋淋的,红晕的脸颊淌了薄薄的汗,他钻进赵炎的怀里,羞赧道:“我想要你。”

    青木儿闭着眼睛,任由赵炎粗|大的舌头顶入他的口中,唇角的涎水从下巴流下,滴在赵炎的喉结上,再顺流而下,小被洇湿。

    赵炎触碰他的时候,他下意识绷紧了身体,然而下一瞬,他便放松了。

    赵炎揽着人翻了个身,矮身亲了他一下。

    “可难受?”

    青木儿羞得眼眶都红了,他不想回答,但这汉子非要他说话才肯罢休,他揪了那汉子一下,声音细若蚊吟:“……不难受。”

    “嗯。”赵炎应了一声,没动。

    不上不下的,磨得青木儿浑身泛红,他知这汉子是故意的,故意让他主动呢。

    青木儿受不住了,只能遂了这汉子的意,便是这一下,让这汉子发了狂。

    打铁的汉子惯会使力气,捶轻的有巧劲儿,捶重的有狠劲儿,再硬的铁块烧红了敲打了都得变软,又烫又软。

    红帐内热得像火炉,床板都随之弹跳了一下。

    不知过了多久,青木儿已然分不出时辰,他眯缝着眼看着木窗透进来的微弱光亮,心里想着现在应当是什么时辰了,他喉间干渴,不自觉咽了几下涎水。

    赵炎拥着他,嗓子也哑得不行:“我去舀水。”

    灶房里的水烧了这么久,柴火应该熄灭了,不过应该还热着。

    青木儿捋了一下微湿的发梢,轻轻应了一声。

    赵炎去灶房了,青木儿仰躺在床上,没等那汉子舀水回来,便慢慢睡沉过去了。

    第64章 不舍

    翌日清晨。

    青木儿醒得很早, 他惦记着今日赵炎要去上工,早早起来忙活儿早饭。

    他起来得很小心,抱着衣裳下了床才穿。

    木门的吱呀声有点响, 他看了一眼床上, 没听到动静, 遂放下心, 小心翼翼地关了门。

    这年一过, 年味也随之消失殆尽,山脚下的小村庄炊烟袅袅, 家家户户开始新一年的忙碌。

    青木儿用木撑子把房梁上的竹篮撑下, 里头放了几个韭菜饼,各个皮薄馅儿多, 简单煎一下满满的韭菜香。

    按照赵炎的食量, 一个韭菜饼吃不饱,最少得三个,才能撑到午时吃饭。

    青木儿估算了一下, 竹篮里总共十个, 正好全煎了。

    他把手放在大锅上头感受了下温度, 随后舀了一勺猪油, 用勺子摁着猪油均匀抹了一圈,十个韭菜饼排排贴在大锅壁。

    这韭菜饼本就是熟的,热一热就能吃。

    热完了韭菜饼,又拿了两个鸡蛋冲了一盘小葱蛋花汤。

    忙完这些,赵炎也起来了。

    青木儿见他进来,放下手里的铁勺迎过去,笑说:“时间还早,在家里吃了再去。”

    “好。”赵炎垂眼看到小夫郎项间泄出的红痕, 抬手理了理小夫郎的衣领。

    青木儿愣了一下,红着脸捂住自己的脖子,催他:“洗脸去。”

    “嗯。”赵炎又看了他一眼,勾着唇角笑了。

    灶房里有小木桌,青木儿把木桌搬到屋檐下,夹了四个韭菜饼,两碗蛋花汤,剩下的全煨在锅里。

    两人在屋檐下挨坐着吃完了早饭。

    青木儿跟着赵炎走了一小段路,直到拐去村大道,才停下脚步。

    他看着赵炎转身朝他挥了挥手,他笑着也挥了挥手。

    转身往小院走时,青木儿忽然有了些不舍的情绪,这才过了个年,就已经不习惯年前那几个月赵炎早出晚归的日子了。

    明明,那样的日子才是常态。

    他叹了叹气,收好惆怅,回家干活儿去了。

    给美夫郎立的衣冠冢,定在了二月初一。

    前两日下了一场春雨,泥土被冲得湿润松软,一铲子下去,挖出一个小坑。

    包袱布埋下去,青木儿填了第一捧土,他不知美夫郎的真名,便让做木牌的木匠刻了一支梨花,左下留下“美夫郎”三个字。

    他跪在墓前,抿着唇笑了一下,他心里攒了好多话想说,乱七八糟什么都有,说出口时也没什么条理,说他逃出来了,说他做了假夫郎,后来,又成了真夫郎。

    说他身边这个人是他的相公,对他很好,说他做了簪花,能挣钱了,想到什么便说什么。

    说来说去,到最后,只剩一句——谢谢,走好。

    青木儿磕了三个头,拿起酒杯一撒,旁边赵炎点燃了黄纸纸钱和纸衣。

    烟雾升起,一阵春风吹来,吹散了烟雾,飘散于林中。

    他看着那飘起的烟,愣了会儿神,等赵炎递了布巾过来,方觉自己哭了。

    赵炎在一旁没有出声,过了一会儿,低声说:“回吧。”

    “嗯。”青木儿擦干眼泪,笑着和美夫郎说:“清明我再过来。”

    日子悠然,冬去春来,初春意盎然,菜地里破土长新苗,山林间枝桠冒嫩芽,一株株嫩菜尖都挂着春雨水珠,这会儿的野菜嫩得出水。

    手一掐,光听声儿就知道脆嫩得很。

    天微亮,青木儿和周竹带着双胎进吉青山摘野荠菜,荠菜长得快,没几天就容易长来,想吃脆嫩的荠菜,就得赶早去摘。

    野荠菜一长便是一片,他们寻了一片,四人各自找了地方蹲下,拿着小锄头挖。

    野荠菜可以留着根一起吃,拔出来后,甩了甩泥土就丢进竹筐里。

    “哥夫郎!紫色的花!”赵玲儿不懂这是什么花,只觉得这花长得漂亮,便叫哥夫郎来看。

    青木儿闻声走过去,这花有四瓣,开得娇艳,拨开草丛,竟是长了一大片。

    这个时节的花叶斑斓多彩,随手折几枝嫩绿色的枝叶再摘几株娇红的花儿,攒在一起,彷佛攒住了整个早春。

    青木儿用姹紫千红的嫩叶鲜花给双胎做了两个花环,戴在头上,漂亮极了。

    周竹见状,笑道:“哎哟,好看。”

    青木儿转头给阿爹也弄了一个,不过不是花环,是半月簪花,斜插在发间。

    “这花这么艳,戴着这个怕是惹人笑话。”话是这样说,周竹脸上的笑意丝毫不减。

    “阿爹好看。”青木儿说着给自己也折了一支挂在耳边。

    赵玲儿学着周竹的语气,喊了一句:“哎哟,好看!”

    她说完,拍了拍手,手上扎的铃铛丁零当啷地响。

    惹得周竹点了点她的额头,笑道:“你这孩子。”

    赵湛儿仰着头,乖乖地跟了一句:“好看。”

    四个人,各个戴了花,不用细看,就知是一家子。

    花儿鲜艳多姿,青木儿折了几支,想着挂在家里的墙上一定好看。

    到了春天,山里遍地是野菜,想摘多少就有多少,除了脆嫩的荠菜,他们还摘了不少鼠曲草和枸杞尖,摘够了就拿到镇上卖。

    经过一个冬天,好多人都惦记着这一口嫩野菜,煮汤清炒做包子饺子都很香。

    回家时,遇到了一棵栾树,栾树上的嫩芽红得诱人,青木儿原先不知这个能吃,还是赵湛儿拉着他过去,叫他摘一些,方知这个嫩芽做凉拌木兰芽,很好吃。

    到了家,他们没多歇,放下小锄头,拿水浇了浇,便赶早去镇上把野菜卖了。

    赵有德在后院翻耕菜地没得空,只有他们四人一块儿去。

    到了镇上,青木儿去街道司领木牌,周竹带着双胎找地方。

    青木儿领了木牌顺着来路找回去,没多远就看到了周竹和双胎。

    一眼看去,别家卖菜卖鸡鸭的小贩一身灰扑扑的,唯独他们头上都戴着花儿,很是亮眼。

    这人瞧着精神干净,买东西的人一看,心里也觉得舒坦,本不想买的,走过路过都停下来看看。

    一看这筐里的菜还挂着水珠,登时想起了这野菜的好滋味,蹲下便挑了起来。

    这野菜都是一把一把卖,多一点的五文钱一把,少一点的三文钱一把,野菜山里路边都有,不值甚么钱。

    付钱时,那娘子看着双胎头上的花环还问了一句:“你们这个花环漂亮得很,这是去哪儿买的?”

    周竹笑着看了青木儿一眼,说:“这是我家儿夫郎自己做的,他手艺好,摘了山里头的野花三两下就弄出来了。”

    说着他偏了偏头,把头上的半月簪花给那娘子看:“我这个也是儿夫郎做的。”

    那娘子惊讶地打量了一下青木儿,赞叹道:“这手艺真是好,我还想着哪里有卖,给我家女儿也来一个呢。”

    “那真是不巧了。”周竹说:“不过前边街上也有人卖鲜花做的簪花,您可以去那头看看。”

    春夏时节,常有人用鲜花做簪花来卖,只是鲜花难保存,戴一天就蔫了,这样的簪花卖不出太高的价钱,因此做这个的人也不算多。

    那娘子摇了摇头,说:“我见别家卖的,都没你家儿夫郎做的这个好,他们那些花蔫巴巴的不说,颜色也弄不好看,看着花眼。”

    青木儿心一动,蓦地说道:“您若想买,可明日来。”

    周竹闻言,讶异地看了他一眼,那娘子喜道:“当真?你若是明日来卖簪花,我可带着我女儿来了。”

    青木儿笑了一下,说:“自然是真的,明早我摘了野花做花环簪花,您想要甚么样式,我便做甚么样式。”